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智能垃圾分類機可自動稱重返現/垃圾稱重電子秤
扔可回收垃圾,便可自動獲得返現?近日,在靜安、崇明、閔行一些居民小區內出現了一款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市民通過免費注冊創建賬號,便可自助分類投放六大類可回收垃圾,如金屬、廢紙、舊衣物、易拉罐等,通過系統自動稱重后獲得相應的回收費用,還可通過App返現到卡。
如今,家住共和新路4828弄康德公寓的蔣女士,每天上班前都會順路來到小區門口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前,熟練地打開“掃一掃”屏幕上的二維碼,進入自己創建的賬戶,并在屏幕上選擇自己要投入的“飲料瓶”這個垃圾種類,當屏幕上“箱門已打開”的提示出現后,蔣女士便把從家里帶來的4個飲料瓶,一個個投入回收機。投遞完畢后按結束,蔣女士便能看到她的賬戶上多了0.2元,她還可以通過App返現到卡上。
目前,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總共分為六類,金屬、塑料、紡織物、紙類、玻璃、有害垃圾。據了解,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目前按照金屬0.8元/公斤、塑料0.8元/公斤、紡織物0.2元/公斤、飲料瓶 0.05元/個、紙類0.8元/公斤的價格進行回收。除了能夠自動稱重返現之外,回收機內的垃圾一旦達到80%,感應器便會發出警報,工作人員便會來到小區把垃圾分門別類拉走。
“以往小區里,中老年人比較注重收集可回收垃圾的分類,年輕人因為工作比較忙,也不太在乎這回收的小錢,一般都把可回收垃圾當做普通垃圾分類扔掉。”康德公寓的物業周經理表示,如今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在小區里安裝了半個月,170多戶業主已經通過注冊并安裝了App,占到整個小區業主的80%以上。
一、盈創回收“互聯網+回收”及垃圾分類智能化模式
1.盈創回收“互聯網+回收”模式簡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回收的再生資源(如PET塑料、鋁制易拉罐等)越來越多,目前國內的處理方式,主要以城市環衛機構和幾十萬農民所組成的“回收大軍”上門收購為主,回收環節多、成本高、質量差、加工處理落后,這一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和垃圾隨意排放,嚴重污染了周邊環境,這些產品無法再次循環回收利用,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我國不完善的塑料回收產業鏈條帶來的嚴重二次污染,這個問題已經被政府和行業所認識并高度重視。隨著環保督查的加強,我國的廢塑料行業的小作坊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現階段這個行業正在由安全處理向著如何提率,如何將塑料從生活垃圾中分離的方向發展。
“互聯網+回收”和物聯網是促進傳統回收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物聯網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及系統,為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提供創新思路及工具,逐步改變傳統回收“小、散、差”的狀況,推動我國垃圾分類智能化發展。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創回收“)作為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之一 ,響應國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垃圾分類規劃,在業務運營方面借助移動智能設備和互聯網進行科學優化和效率提升,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級智能回收體系建設工作。